
走进驻美使馆,了解大国外交 ——暑期游学报道之一
2024-08-06
7月14日,三帆中学参与暑期游学活动的师生前往中国驻美大使馆进行参访。使馆井泉公使、沈雪松公参等热情地接待了师生们。
沈公参为师生们带来了主题报告。她对中美关系、驻外使馆工作内容的介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让身处海外的师生感受到祖国的关怀与支持,一种“回到家了”的感觉油然而生。
主题报告后,两位在美学习的同学为师生们带来了关于美国中小学学习特点和学生学业规划的分享。同龄人的讲述,让同学们看到,虽然社会制度和教育体制有所差异,但是学生为自身的学习成长负责,是中美两国共同倡导的。
沈公参、两位在美学生和使馆其他工作人员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互动,回答了大家感兴趣的许多问题。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经历,大家实地了解了外交工作,加深了对两国关系重要性的理解,意识到两国青年的交流互访,包括本次游学,都是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式。使馆参访经历也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大家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热情。
张修褀:
整理好衣着,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我来到了中国驻美大使馆。红色的地毯,原木色的墙壁、大门,阶梯的红色座椅,简体的中国汉字,红色的闪耀着金色“福”字的中国结,都时刻给人一种家的感觉。
外交官的一言一行、一词一句影响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形象,更与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全紧密相关。他们需要时刻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方针,通过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宣传中国文化。他们需要组织调研,广泛收集各方面意见,在面对争议与质疑时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且善于斗争。
作为一名中学生,大国之间的竞争与交流也是我时刻关注且愿意为其做出努力的。我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广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我需要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代表中国形象、促进中美友谊的小使者,为中美长期的合作发展尽可能地献出自己的一份热忱与努力。
赵云浩:
今天我见到了不一样的大使馆。
安静的走廊与干净的大厅让我印象深刻,各种中国元素映入眼帘,画卷、文字等形式的内容意境悠远,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讲座中,教育处的沈参赞为我们讲述了当今中美关系的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使馆的相关情况,使我们更加了解了外交官的工作和生活,和一名外交官所承担的责任。
今天的探访,我们了解了大使馆的运作情况,中美关系的发展与文化差异,也认识到大使馆对两国关系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自豪。
王新元:
在我想象中,大使馆是庄严神秘、戒备森严的。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他们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大使馆的工作与职能,让我倍感亲切。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大使馆和大使的工作有了更全面、更真实的认识,也让我更敬佩那些为国家的外交事业默默奉献的人们。
陈思源:
大使馆的外交官为我们分析了目前中美关系。我了解到,两国之间的一些问题,是因交流不足导致的。而大使馆的作用就是加强两国的友好关系,办法则是增加两国人民的往来,交流是消除隔阂最好的办法。
我意识到我们这次游学也是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一步。我体会到中美之间交流的重要性,也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董恩希:
踏入大使馆,熟悉的家乡味扑面而来。在距离家乡如此遥远的地方再次见到五星红旗,我的内心抑制不住地激动与澎湃起来。
随着沈公参和两位在美国的留学生的演讲,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美国各个方面与中国的不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国之间教育的差异。我国的教育制度相对稳定和统一,更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深化应用,而美国的教育制度则更加多样化和灵活,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我对以前认为的美国奉行“快乐教育”的宗旨也发生了改观。美国学校的上课时间很短,但并不代表学生的学业压力小。许多学生会在课外参加各种辅导课程,为将来的学业发展做好准备。
王悦博:
首先,我被大使馆的庄重与宏伟所震撼。中国驻美大使馆以其简约大气的外观,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威严与自信。步入使馆内部,更是感受到其内部环境的整洁、有序和专业。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外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外交知识和经验,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无论是与美方官员的交涉,还是处理各种复杂的国际事务,他们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和智慧。
此外,通过听讲座,我还被大使馆所承载的文化交流功能所打动。作为连接中美两国的重要桥梁,大使馆不仅致力于推动两国政府间的合作与交流,还积极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往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大使馆为中美两国人民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和学习的平台,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参观中国驻美大使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外交工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