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徜徉名校 遍览名馆 一路行走 一路收获 ——暑期游学报道之二
2024-08-06
在美游学的十多天里,三帆中学的同学们参访了诸多知名学校,参观了博物馆、图书馆等特色人文景点,感性与收获颇丰。
同学们参访了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著名学府,徜徉历史悠久的校园,与美国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聆听诺奖大师的精彩讲座,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上沉浸式熏陶。
游学过程中,同学们的感想和收获颇丰。
郭景宣:
走进哈佛大学,见到的不是整齐的沥青路,而是凹凸不平的石板道,再有便是绿色草坪中伫立的教学楼,这里自然而有秩序的氛围不禁让我感叹。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校的教室。教室中没有一个个独立的座位,只放了一张长桌,教室很小,只有楼道的宽度,相对的两面墙上有两块黑板。游学老师说,这里的老师讲课不发课本,也不怎么用黑板,只是通过几张投影概讲并提供小部分相关的资料,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黑板也是给学生用的。学生们分成小组自主讨论看法,写到黑板上,然后便有人来辩论或补充。我想,这样的课堂,一定充满了思维碰撞的硕果。
傅元博:
走进耶鲁大学,我仿佛穿越了时光,中世纪风格的建筑占据了全部视野。建筑上的道道划痕就像是岁月的痕迹,而那一块块石头也见证了这所学校几百年的历史。石头和玻璃上美丽的花纹,透射着这所大学的智慧与审美。
李晨溪:
参观西点军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校园中心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刻满了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毕业生的名字。站在纪念碑前,我不禁感慨万千,这些年轻的生命为了国家,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他们都值得被铭记。
赵思齐: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西点军校,其校训是“Duty,Honor,Country”,即责任、荣誉、国家。如何理解?我认为在军队中,在军人心中,责任、荣誉,是国之责任、国之荣誉,国家是他们的履行使命和责任之地,实现梦想、为国奉献之处。他们无不拥有一颗赤诚之心,一支军队,军人们怀着同一颗赤诚之心的时候才最强大!
对西点学生来说,按时训练、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是对国家真挚的爱。对我们来说,脚踏实地地学习,不断探索、创新,听党话、跟党走,让祖国放心,就是我们对国家真挚的爱。让我们心中有责任,努力为国争荣誉,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国家的爱!
在纽约期间,同学们参访了联合国国际学校。
武芊蔚:
联合国国际学校的校园本身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国际化氛围。漫步在校园内,我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他们在这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相互交流、学习彼此文化。这种文化的交融和多样性是学校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即通过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王悦博:
走进联合国国际学校,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全球文化的交汇点。校长的介绍,让我深刻感受到这所学校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未来人才的坚定信念。在这里,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和视野的拓宽。
朱吕佳:
我最有感触的是联合国国际学校校长对于“全球公民”的诠释——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学术基础,更要具备开放的心态、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全球问题的责任感。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关注个人的成长,更要胸怀世界,努力成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全球合作与发展。
同学们还参观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美国自然博物馆、盖蒂美术馆、格里菲斯天文台、波士顿市里图书馆等,在参观中近距离地欣赏人类艺术精华、学习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
苏梓涵:
走进大都会博物馆,法老的棺木,雕刻精美,其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它承载着古埃及人对往生的期待。而死神阿努比斯,那胡狼头人身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是亡灵的引导者和守护者,让人不禁对古埃及人关于生死和来世的信仰产生无尽遐想。这些文物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古埃及文明的辉煌与神秘,让我对那段遥远的历史充满了敬畏之情。
程梓轩:
参观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感受了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璀璨文明的发展历程,令我感慨良多,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文明从落后走向发达的艰辛,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慢慢寻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其间人类文明流转不绝,生生不息,顽强地对抗自然与环境,从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逐渐发展为如今的各个国家,一件件文物记载了这段过程的印记, 让历史永远被后世铭记。我也体会到了先人在人文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从最早的壁画以及陶瓷的艺术创作,到后来姿态各异的雕塑以及精致细腻的油画,这蕴含着人们对表达的渴望和对美好的向往,文明在艺术和文学创作中有了厚度,也让过去的一切永存在了这座联结古往今来的博物馆中,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也能感受到过去人们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