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三帆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22-08-30
北京市三帆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深入学习领会“双减”政策文件精神,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颁布的背景下,依据《北京市三帆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提出的教学相关要求,以教学的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推进新课标的学习研究和实施落地”“打造高效课堂”“深化作业改革”“优化课后服务供给”为重点工作,在上学年工作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务实进取,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为依据,以学习与研讨为手段,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发挥课程育人作用,以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
1.持续学习新版课程方案,准确把握聚焦核心素养、强化育人实践的精神理念。结合我校课程建设实际和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开学后参与研讨修订学校《课程方案》(2019年版)。
2.开学前做好课后服务的整体规划和沟通协调工作,做好疫情背景下课后服务选修课程的预案。动员校内教师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引进资质优秀的校外资源单位开发的课程,在体现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过程管理,提升课程质量,打造精品课程,建设课程资源。
3.和相关小学合作开发小初衔接课程、和高中部合作进一步完善初高衔接贯通培养课程,相关学科成立衔接课程研发团队,打通学段共建课程资源,提升课程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有余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增量服务。
4.九月初,各组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现状开展研讨,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段要求精心选择学科必读书目,探讨在日常教学和选修课程当中落实学科阅读课程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盘活和利用图书馆资源,鼓励开发图书馆课程。
5.依据北京市教委颁布的《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学改革目标,丰富体育课程建设,九月份组织办好第十届体育节、十二月开展好冬季阳光体育运动。以《西城区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艺术课程标准为指南,深入艺术组,研讨促进艺术课程的新发展。依托课程标准探索信息科技课程建设,结合市级“建言献策”、区级“科技创新大赛”“金鹏科技论坛”等活动平台,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6.依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积极开发校本劳动课程,在(跨)学科教学和课后服务课程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本领,促进五育融通;随着后续对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探索学校层面落实劳动教育的新办法。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课堂教学和作业改革。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坚持集体备课,继续探索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优化课堂提问、学习任务和活动设计;年级组和教研组共同落实作业管理,不断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为实现“双减”提质增效的目标培根筑基。
1.依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继续加强“备课-授课-作业-辅导-命题-考试-改进”等过程的常规管理,坚持教师是课堂教学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规范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期中前完成教师的教学反馈测评,以评价促进教师自主反思和提高。
2.十月份通过全体会开展《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共读交流,提升教师对逆向设计理念的理解,形成教学共识,推进学-评-教一致的研究和实践。
3.进一步研讨明确学科作业与教学的关系,将作业设计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贯穿于课前、课中与课后,进行整体设计和一体化实施。发挥单元统整设计的综合效应,加强对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有效性的研究。各学科在上学期研讨基础上,梳理学科作业类型及完成要求,完成基础性作业设计校本方案,加强对周期较长的实践性作业(跨学科教学、项目学习)和个性化作业的探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4.围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等重难点内容,深入探讨实施策略、推进路径和评价方法。各教研组发挥集体智慧,本学期完成一个单元(主题)教学整体设计、单元作业设计、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注重积累相关教学案例资源,为各层次的展示分享和评比打好基础。
5.本学期各教研组依次召开“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期中学情分析与教学改进”“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四个主题教研组研讨会,做到提前计划和布置,有主题发言、组内研讨和总结反思,内容充实,富有实效,提前邀请深入本组的领导干部参会。各备课组结合自身特点与需求,自主召开不少于10次备课组会,切实分析学情,研究课标和教材等,研究高效课堂和作业设计,探索科学减负的策略。
三、以新课改和新课标颁布为契机,加强学科建设,促进队伍成长。以备课组和教研组为单位,通过自主研修、集体观摩案例和专题研讨攻坚等多样化的方式推进对新课标理念的学习。教研组统一思想,凝智聚力,研讨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科本质,不断总结学科实践经验,丰富学科实践课程,研究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积极搭建展示和培训平台,促进各层次教师专业发展。
1.以学校拟开展的“基于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的初中教学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为引领,整合各组已申报成功的市区级课题,聚焦学科教学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各组生成子课题,开展新课标理念下课程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
2.继续聘请教学顾问或学科专家,为建设学科特色课程、开展学科特色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专业支持。
3.支持推进教学项目、名师工作室创造性开展工作,发挥教研组长、学科骨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学术领导力和辐射作用,促进学科建设,引领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扎实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依托教学顾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学师父和行政干部等多方力量深入指导,帮助新教师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成长为合格的新手教师。
4.两个校区教研组一体化建设,继续推进作业、试题、课件等学科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本学期各组梳理目前学科实践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问题,开展不少于2次的专题研讨和共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两个校区教师校本教研的参与度、融入度与获得感。
5.9月开始筹备组织西城区科研月三帆中学专场活动,以主题报告、研究课、专家点评等活动形式,推出我校在义教新课标颁布背景下的探索成果,展示我校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
6.11月下旬召开三帆中学教学论坛,以“提升育人能力,传承三帆精神”为主题,邀请优秀教师梳理从教历程,分享教书育人故事,提炼育人智慧,感召老师们坚定教育初心,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7.依据《二附中集团校同课异构方案》规划,史地政学科9月中旬开始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通过课例展示和专家点评的形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我校优秀教师在集团校内的影响力,以点带面促进备课组和教研组在活动全程中的深入研讨。
四、发扬团队协作、踏实奉献、深入研究、主动应变的初三工作作风,抓紧抓实各个育人环节,注重分析学情,注重学习研究,把握好毕业年级的工作节奏,提高课堂效益和复习效率。
1.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九月初召开2023届初三年级工作会和2024届初二地理生物学考工作研讨会,充分总结上一届学考的经验,加强复习备考经验的交流和传承,明确毕业年级整体安排、重点工作和阶段具体要求。
2.初三年级组坚持统筹管理,精诚团结,以生为本,协作育人,形成学科之间、教育教学之间、家校之间的育人合力。根据毕业年级的备考节奏和阶段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品质。调动学长、优秀生、家长等资源,精心设计开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方法、习惯养成、心理辅导和升学规划等方面的有效指导工作,提升初三学生的目标意识和效率意识。
3.坚持备课组长和备课组例会制度,加强集体备课,统一步调。继续发挥教研组长对初三工作的支持作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带领下,与上一届备课组开展不少于2次的交流活动,共同研究备考策略,实现资源共享。
4.外请专家,开展关于学考命题、复习备考等研究专题的研讨活动,关注收集关于学考和招生形势变与不变的信息。备课组加强对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领会学习,加强对中考命题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研究。
5.坚持分层教学,深入研究教学策略和备考策略,对不同程度学生形成分层分类的指导策略,重点关注优秀生群体的培养。
五、本学期重点工作时间和安排
时间 | 重点工作 |
九月 | 1.初二、初三分层教学调整 2.课后服务相关准备 3.2023届初三工作会;2024届初二地理和生物学科学考研讨会 4.全校性课题框架研讨 5.西城区科研月三帆专场活动的筹备 6.“第十届体育节暨第二十四届运动会项目设置及评价策略”研讨会 7.教学顾问工作布置会 8.青年教师出师拜师会 9.21年入职新教师的出师课、今年入职新教师的亮相课 10.二附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史地政学科) 11.参与学校《课程方案》(2019年版)修订研讨 12.校级项目组工作推进交流 13.组织召开第九届体育节暨第二十三届运动会 14.教研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专题研讨会 |
十月 | 1.北师大实习生进校 2.新教师微格教学展示 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共读交流(10月25日,周二全体会) 4.教学测评 5.名师工作室阶段性工作会 6.教研组“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专题研讨会(注重发挥作业与教学的联动作用,力求发挥单元设计的整体效应) |
十一月
| 1.期中检测 2.《北京三帆中学体育工作方案》审定研讨会 3.新课改背景下的艺术和体育专长型课程的课程探索研讨会 4.市区级科研课题申报及研讨会 5.教研组“期中学情分析和教学改进”主题研讨会 6.“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分享(11月15日,周二全体会) 7.教学顾问对教研组的听课情况阶段交流反馈 8.新教师展示课 9.教学测评结果分析反馈(11月22日,周二全体会) 10.西城区科研月三帆专场展示活动 |
十二月
| 1.教研组“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主题研讨会 2.教学论坛(12月20日,周二全体会) 3.新教师学期汇报课 4.初三英语学考第一次听说机考 5.期末考试 |
一月 | 1.学科顾问听课反馈 2.教学总结 |